
邢会强
邢会强,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市金融服务法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CSSCI期刊《财经法学》主编。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法制立法方案研究》首席专家。
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中国工商银行总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
荣获第七届吴玉章优秀人文社会科学优秀奖,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某国家级人才项目青年学者。
现兼任深圳证券交易所上诉复核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高级人民法院专业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金融法院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专家顾问、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证券期货犯罪审判基地(上海)暨上海法院证券期货犯罪研究中心司法智库专家、北京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暨检察机关证券期货犯罪办案基地(北京)智库专家、漯河市人民政府专家法律顾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独立董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第四届法律专业委员会委员、公安部网络安全法律咨询委员会委员等社会职务。
代表性论文(均为独著)
1.《证券中介机构法律责任配置》,《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5期;
2.《内幕交易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构造原理与现实选择》,《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
3.《我国证券虚假陈述侵权责任规范模式之重构》,《法学研究》2025年第1期;
4.《论金融法的制定》,《中国法学》2025年第2期;
5.《上市公司虚假陈述行政处罚内部责任人认定逻辑之改进》,《中国法学》2022年第1期;
6.《我国<证券法>上证券概念的扩大及其边界》,《中国法学》2019年第1期;
7.《证券期货市场高频交易的法律监管框架研究》,《中国法学》2016年第5期;
8.《资本市场宏观调控法及其制度创新》,《法学评论》2025年第3期;
9.《内幕交易民事赔偿制度的三个基础性问题》,《法律适用》2024年第10期;
10.《股票流通制度:从全流通到有序流通》,《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
11.《证券虚假陈述赔偿的巨额化与有限社会化分散机制》,《东方法学》2024年第4期;
12.《证券虚假陈述的危险信号理论》,《证券市场导报》2024年第1期;
13.《税务大数据执法与比例原则》,《北京社会科学》2023年第11期;
14.《金融稳定法的制度逻辑与规则优化》,《法学杂志》2023年第5期;
15.《元宇宙的“网信安全”与法律适用》,《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3年第4期;
16.《政务数据共享与个人信息保护》,《行政法学研究》2023年第2期;
17.《资本市场看门人理论在我国的适用困境及其克服》,《政法论坛》2022年第6期;
18.《金融法的未来:金融法内部结构之变动趋势展望》,《法学评论》2022年第5期;
19.《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法的定位与定向》,《当代法学》2022年第3期;
20.《市场型金融创新法律监管路径的反思与超越》,《现代法学》2022年第2期;
21.《证券市场虚假陈述中的勤勉尽责标准与抗辩》,《清华法学》2021年第5期;
22.《数据控制者的信义义务理论质疑》,《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年第4期;
23.《政府数据开放的法律责任与救济机制》,《行政法学研究》2021年第4期;
24.《大数据时代个人金融信息的保护与利用》,《东方法学》2021年第1期;
25.《人脸识别的法律规制》,《比较法研究》2020年第5期;
26.《论数据可携权在我国的引入——以开放银行为视角》,《政法论丛》2020年第2期;
27.《大数据交易背景下个人信息财产权的分配与实现机制》,《法学评论》2019年第6期;
28.《个人所得的分类规制与综合规制》,《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29.《新三板市场的合格投资者制度及相关制度改革》,《环球法律评论》2018年第6期;
30.《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目标定位与职能完善——以金融法中的“三足定理”为视角》,《法学评论》2018年第3期;
31.《新三板市场的法律适用与“新三板监管法”的制定》,《现代法学》2018年第1期;
32.《相对安全理念下规范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模式与路径》,《法学》2017年第12期;
33.《PPP模式中的政府定位》,《法学》2015年第11期;
34.《金融监管措施是一种新的行政行为类型吗?》《中外法学》2014年第3期;
35.《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对完善我国市场监管法的借鉴》,《法学》2013年第10期;
36.《信息不对称的法律规制——经济法与民商法的视角》,《法制与社会发展》2013年第2期;
37.《宏观调控行为的不可诉性再探》,《法商研究》2012年第5期;
38.《政策增长与法律空洞化——以经济法为例的观察》,《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年第3期;
39.《商业银行的公共性理论——兼论商业银行收费法律问题》,《现代法学》2012年第1期;
40.《金融法的二元结构》,《法商研究》2011年第3期;
41.《财政政策与财政法》,《法律科学》2011年第2期;
42.《金融危机治乱循环与金融法的改进路径——金融法中“三足定理”的提出》,《法学评论》2010年第5期;
43.《有限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上市的法律问题》,《中外法学》2010年第1期;
44.《处理金融消费纠纷的新思路》,《现代法学》2009年第5期;
45.《重提经济审判庭的设立》,《法商研究》2009年第2期;
46.《制止经济过热措施的宏观调控法分析》,《法学》2004年第7期;
47.《程序视角下的预算法——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之修订》,《法商研究》2004年第5期。
48.《我国应建立重大公共支出决策听证制度》,《行政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49.《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经济法分析》,《法学》2003年第10期;
50.《宏观调控行为的可诉性探析》,《法商研究》2002年第5期。
著作与教材
1.主编:《证券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1版,2020年第2版,2023年第3版,46.7万字;
2.主编:《证券法案例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46.6万字;
3.主编:《税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45万字。
4.合著:《智能投顾时代的崛起——智能投顾法律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20年版,32万字;
5.主编:《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法律问题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8年版,28.5
万字;
6.主编:《互联网金融的法律与政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36.8万字;
7.独著:《金融消费者权利的法律保护与救济》,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年版,25万
字;
8.独著:《证券欺诈规制的实证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36.2万字;
9.独著:《走向规则的经济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35万字;
10.独著:《新三板市场建设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5年版,20.6万字;
11.独著:《金融消费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年版,22.7
万字;
12.独著:《财政处理问题金融机构之法律规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20.2
万字;
13.合著(第一作者):《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75万字;
14.独著:《宏观调控权运行的法律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6万字。
主持的科研项目
1.2023年至今,主持2023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证券虚假陈述法律责任研究》(23JHQ072),在研;
2.2018年至2023年,主持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数据法制立法方案研究》(18ZDA136),已结项;
3.2015年-2018年,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间融资的法律规制研究》,已结项;
4.2016年-2017年,主持北京市法学会重点项目《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法律问题研究》,已结项,结项等级为优秀;
5.2015年,主持中国法学会后期资助项目《商业银行的公共性理论》,已结项;
6.2013年-2014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走向规则的经济法原理》,已结项;
7.2013年-2015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经济政策与经济法——经济立法的精细化研究》,已结项;
8.2013年,主持中国法学会青年项目《证券欺诈规制的实证研究》,已结项,结项等级为优秀;
9.2011年,主持中国法学会一般项目《我国股权投资基金的法律制度研究》,已结项;
10.2009年-2012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金融消费者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已结项。
联系方式
xhq8899@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