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 旧版
  • 意见建议信箱
    如果您对学院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请写邮件至: cufelawyjjy@163.com
    当前位置: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 新闻动态 / 正文

    法学院建院20周年系列讲座第4期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4/11/18

    2024年11月7日晚,南开大学法学院院长,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教育部国家级青年学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宋华琳教授莅临我校,作了以“法学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初探”为主题的讲座。讲座由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权教授主持,法学院曹建军副教授、张泽宇讲师以及各年级硕博研究生、本科生等百余名师生出席了此次讲座。本次讲座为法学院建院20周年系列讲座第4期,同时受到中央财经大学“龙马奋进·75周年校庆”专题学术讲座资助计划支持。

    宋华琳教授涉猎广泛,研究前沿,在行政法总论、比较行政法、政府规制法、食品药品法等领域成果丰硕,2024年已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本次讲座总共分为四个部分。宋华琳教授在第一部分结合实例,首先详细解读了“法学文献检索”的目的和意义,强调科学的文献检索可以起到“学术火力侦察”的重要作用,使研究者明确研究主题,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自己的研究。宋华琳教授认为研究者一定要重视文献特别是第一手文献的检索,要学会运用多样的文献查找方式,应具备相当的外语阅读能力,他向听众一一推荐了包括线上与线下、中国与域外的文献查找渠道。其次,宋华琳教授提出“顺藤摸瓜式检索”和“覆盖式检索”的法学文献检索方略,他认为两种检索方略可互为补益,使阅读者既能对学术前沿动向保持敏感,又能藉由经典著作阅读,整体把握学科概况。再次,宋华琳教授分析衡量文献是否有学术价值的两种标准。形式标准以期刊等级、学者机构、引用率为硬指标,标准清晰直接,但难逃“以人取文”的局限;而实质标准关注文章是否提出新问题、新见解,引入新方法、新资料,对问题有更为深入的分析,应当为研究者所采纳和运用。此外,宋华琳教授还对文献检索的具体方法作了非常详尽的介绍。

    在第二部分关于“论文写作谋篇布局”的讲解中,宋华琳教授进一步阐释篇章结构各部分写作时应当注意的问题。他以十余篇核心期刊论文的文章框架为例,详细介绍了“理论阐发”“概念研究”“法律规范研究”“法律制度研究”等不同类型论文的框架模式。宋华琳教授认为,研究者在针对法学论文的谋篇布局时,应当注意主题聚焦、线索一贯、各部分逻辑联系、框架中内容相关等事项。

    紧接着,宋华琳教授在讲座的第三部分分别对“论点、论据与论证”作深刻剖析。他指出,论点就是建立在学术史基础上的答案,一篇文章应当只有一个论点,在行文中应当尽早说明。论点应能为论据所支持、论点应能为论据所证明。论证应注重以法律规范为论据、注重对法律实践的描述,参考外国法开展比较研究时应当注重外国法背后所蕴藏的理路,这是论据的恰当来源。他还具体分析了论证的结构、内容、逻辑和训诫。

    在讲座的第四部分,宋华琳教授紧密结合自身经历与心得体会,就“写作、行文与定稿”提出了十点建议:一是高度自律,将写作视为诫命;二是勇于动笔,写作、阅读和思考同步开展;三是注意规划,保证规律的写作时间;四是设定每天写作的篇幅,循序渐进,日积跬步以成千里;五是创造必要的写作条件,找好安心的写作场所;六是笔耕不辍,尽量连续作战;七是专心致志,排除外界干扰;八是兼顾速度与质量,保持二者的平衡;九是尽量撰写内容基本完整、构思相对清晰的初稿;十是坚持锻炼,确保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宋华琳教授鼓励在场同学闻鸡起舞、奋发努力,稳扎稳打、持续耕耘,争取早日创造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

    整场讲座持续近两个小时,内容精彩纷呈,会场气氛热烈,听众意犹未尽。宋华琳教授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全程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讲解,获得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讲座最后,刘权教授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评价了宋华琳教授提出的法学文献检索和论文写作方法,认为这些方法具有深刻的实践意义,并对宋华琳教授的精彩讲座表达了诚挚的谢意。随后,全场再次报以热烈掌声,本次学术讲座圆满落幕。

    文/李宝诚 廖嘉林

    图/于   潇

    审/徐建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