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4日晚18时,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律实务论坛——刑民交叉工作坊系列活动”举办专题讲座,邀请到北京星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会议主席程晓璐律师以“涉企刑民交叉案件法律适用与辩护路径——以王某某挪用资金案为例”为题展开分享。本次讲座由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刘泊宁副教授主持,李伟副教授参加与谈,来自法学院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及星来律师事务所的部分律师听取了讲座。

程律师结合多年实务经验,系统解析了涉企刑民交叉案件的分类及难点,强调法律事实竞合型与牵连型案件的实践差异,并以魏某某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案、张某假冒注册商标案及李某某合同诈骗案等案件为例,剖析刑事犯罪、民事不法,抑或民事合法的边界争议,针对实践中此类案件纷繁复杂的表现形式,深入讲解了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程序如何衔接的问题。
接下来,讲座重点围绕王某某挪用资金案展开,深度解析了法律事实牵连型刑民交叉案件的总体特点、辩护难点以及辩护路径。程律师通过完整地还原案件经过,详细讲述了辩护团队通过管辖权异议、重构证据链等策略成功推动案件撤诉并获得国家赔偿的历程。程律师认为面对背景复杂,涉及巨大利益之争,地方保护主义作祟的案件,需要综合运用程序之辩、法律适用之辩、事实证据之辩等多维策略;提出在刑民交叉领域,对其中的民事诉讼不能松懈,应当保持关注,其结果往往具有证伪作用,是强有力的无罪证据,对于推进刑事案件处理发挥着关键作用。对于无罪辩护,程律师更是总结了“找漏洞、织新网、戳痛点、揭真相、扭乾坤”的十五字诀与大家分享。面对各位同学,程律师展现出深切期望,提出未来法律人必须培养刑民交叉的思维,并在实务中不断磨砺,成长为既能拆解法律迷局、又能驾驭商业逻辑的精英,守护市场经济的法治底线。

与谈环节,李伟副教授对程晓璐律师的精彩授课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本次讲座“兼具理论深度与实务智慧”。李老师通过分享程律师从检察官转型为律师的成功经历,鼓励同学们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时,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扎实的学习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此外,结合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李老师特别强调我院学生应当加强商事思维与学科交叉能力,成为既能深入理解法律精髓,又能灵活应对复杂问题的复合型人才,提升职业竞争力。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就刑民交叉案件中的诉讼代表人制度、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等问题展开讨论,程律师结合实务经验以及前沿理论为大家逐一解答。

讲座最后,刘泊宁副教授总结指出,本次讲座为同学们理解刑民交叉问题提供了实践样本,展现了法律人打破部门法藩篱、解决复杂争议的担当。学院将持续推进“刑民交叉法律实务论坛”系列活动,深化校企合作,搭建学术与实务对话平台,助力培养新时代法治精英。

文/裴乙霖
审/徐建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