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 旧版
  • 意见建议信箱
    如果您对学院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请写邮件至: cufelawyjjy@163.com
  • 法学院建院20周年系列讲座第9期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4/12/05

    2024年11月28日晚,中国政法大学科研处处长、《行政法学研究》杂志副主编、法治政府研究院王青斌教授莅临我校,以“行政规范性文件直接审查模式的证立与建构”为主题作专题讲座。讲座由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刘权教授主持,法学院张泽宇讲师以及各年级硕博研究生、本科生等百余名师生出席。本次讲座为法学院建院20周年系列讲座第9期,同时也受到中央财经大学“龙马奋进•75周年校庆”专题学术讲座资助计划支持。

    在讲座开始前,刘权教授致欢迎辞,感谢王青斌教授莅临中央财经大学传经送宝,并简要介绍了王青斌教授的学术背景与学术成就。王青斌教授涉猎广泛,研究前沿,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获第十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第六届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荣誉奖项。

    本次讲座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部分,王青斌教授分析附带审查的现状。王青斌教授通过收集2018年至2023年间所有涉及行政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的一审案件,对1496份裁判文书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法院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谦抑倾向与存在重复审查现象。在总结附带审查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王青斌教授在第二部分进一步探讨实践中附带审查是否理想的问题。王青斌教授指出,行政规范性文件附带在审查权力配置方面存在级别管辖权力配置失衡与地域管辖权力的分配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的问题,容易造成不同行政诉讼案件中对同一个行政规范性文件得出完全不同的审查结论。此外,王青斌教授还对程序启动要件的限缩性解释抬高附带审查“门槛”问题、附带审查结论的执行效力困境、行政诉讼附带审查与行政复议附带审查的衔接不畅等方面进行反思分析,深入解剖行政规范性文件附带审查现状的不甚完善之处。

    为克服上述附带审查的困境与问题,王青斌教授在第三部分提出“行政规范性文件直接审查模式”的规制路径,并着重证成其法理方面的正当性。王青斌教授指出,在比较优势层面,直接审查模式有助于提升法院对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的全面性,有助于降低司法成本和社会成本,能够增强司法审查结论的效力刚性;在实践基础层面,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现有架构,为附带审查向直接审查的转型奠定了制度基础;在法理基础层面,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是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的重要方式,行政规范性文件直接审查制度是司法终局性原则的直接体现,接审查的结论应当具备最终的强制性和裁断性。

    在第四部分,王青斌教授就如何建构行政规范性文件直接审查模式的制度进行阐释。王青斌教授认为,法院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直接审查应与行政复议、备案审查相互配合,形成一个以“ 行政自制—司法审查—人大监督”为手段,由 “复议审查前置—司法审查中置—备案审查终置”三部分构成的规范监督审查体系。具体路径而言,需要从行政诉讼中的直接审查制度的基本构造与审查内容展开。在基本构造上框定复议前置、诉请资格、申请期限、裁判方式;在审查内容上,需要囊括审查制发主体职权合法性、审查文件内容合法性、审查制定程序合法性。

    王青斌教授讲解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逻辑环环相扣,获得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在与谈环节,张泽宇老师结合自身思考感悟,从直接审查可能造成的损害风险预防,现实技术层面供给能力,审查标准等多个层面与王青斌教授进行探讨交流,帮助同学们加深对研究的认识。

    在随后交流提问环节,同学们向王青斌教授请教案涉党政联合发文、直接审查实际操作是否可能部分限缩救济、直接审查与附带审查对法的安定性影响等问题,王青斌教授结合自身研究,从多个角度予以耐心解答。

    讲座最后,刘权教授在总结发言中高度评价了王青斌教授对审查制度的研究深度,认为王青斌教授的研究具有深远意义,值得同学们认真学习,并对王青斌教授的精彩讲座表达了诚挚的谢意。随后,全场再次响起热烈掌声,本次学术讲座在一片掌声中圆满落幕。

    文/马颖、廖嘉林

    图/于   潇

    审/徐建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