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 旧版
  • 意见建议信箱
    如果您对学院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请写邮件至: cufelawyjjy@163.com
  • 2017开学典礼|院长致辞 尹飞:牢记使命 实践梦想

    发布时间:2017/09/29

    尹飞,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同学们:

    首先,我谨代表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向刚刚入学的2017级法学124位本科生、175位硕士研究生和八位博士研究生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与帮助法学院发展的各位兼职导师、各位社会贤达致以诚挚的谢意!向刚刚喜获各类奖项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在此,我想简要地向各位刚刚加入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的新同学介绍一下我们这个学院。我们通常将之概括为“一流标准、财经特色”:

    自建院之初尤其是近十几年来,法学院一直坚持向“一流标准”看齐,朝“一流标准”努力,以“一流标准”指导学院的发展。所谓一流标准,一是学院治理结构上的一流标准。我们积极对标世界一流法学院,建立起了“学术行政分离,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的治理机制。在学院学科发展战略、人才引进、职称评审、评优评奖等方面,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的决策作用。在我院第一任院长甘功仁教授奠定的基础上,尤其在第二任院长郭锋教授的大力弘扬之下,学院坚持基本治理理念,强调“育人为本、科研立院”,形成了自由、宽松、和谐、向上的氛围。刚才不少同学拿到了奖项。相信在评选过程之中,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程序正义理念,以及一再重申的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这些理念和做法,和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标准是相契合的,也是我们要继续坚持和不断发扬下去的。

    二是人才队伍的一流标准。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3人,其中60人拥有博士学位,教授14人、博导10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5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北京百人工程、首都十大青年法学家各1人。青年教师中,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3人、青年社科人才2人。学院教师担任最高人民法院、财政部、国土部等专家顾问10余人次,担任全国性学会常务理事以上职务20余人次。教师队伍中,有长期海外学习经历人员近50人,9人获得海外学位。学院教师在不同领域做出了具有代表性的成果,为国家发展贡献智识力量。这支向“一流标准”看齐的教师队伍,是学院持续发展的人才基础。

    三是学术成果和社会影响力的一流。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在过去的十年里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比如,我们发起成立了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北京市不动产法研究会,是中国案例法学研究会的秘书处所在单位,是全国19所法硕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之一,是同时具有应用复合型和涉外型两个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的20所大型基地之一,是全国20所国家级法学教育实践基地之一。从成果上讲,过去五年(2012-2016年)我们发表CSSCI论文191篇,CLSCI论文80篇,获得包括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在内的国家级课题15项,北京市重大课题、教育部课题等省部级项目7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100多部。2016年我们CLSCI论文21篇,居全国第18位。

    四是人才培养的一流。我们已经凝聚了国内最优秀的一批学生。从本科录取分数线来讲,我们的生源保守估计是全国前十。从研究生来看,各位同学刚经历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去年报录比应该是10.4:1。所以从生源上讲,我们应该已经比较优秀了。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等方面来看,我们也在认真研究、学习国内外一流法学院的基础上,力求一流的培养质量。从这些年的就业率、毕业生的起薪等情况来看,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

    二是财经特色。

    首先是我们的学科特色。过去十年来,我们明确把“财经法学”这四个字作为学院的学科特色之所在。在我们的探索过程中,财经法学的内涵日渐清晰。财经法学主要是什么呢?所谓财经法学,我们强调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调整,以及法学和经济学的交叉研究。在这么一个特色理念指导之下,我们在过去十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指标来看,比如我们的民商法、经济法、宪法行政法等,在过去几年论文数基本上很稳定地排在全国前十名以内的行列。具体到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新兴的领域,比如现在坊间都喜欢说的互联网、大数据,比如中央高度重视的防范金融系统风险,主要是金融法,比如大家很关心的房价这块儿,主要是不动产法,比如大家最为关心的食品安全的问题,中央高度关注的京津冀协同治理的问题,当然还包括近年来很有热度的PPP等等。在这些新兴的领域中,我们已经名列前茅甚至占据领先位置。换句话说,在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大法治问题上,中财法学院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学科优势,一直在发出我们的声音,一直在为相关决策和法治实践建言献策,同时也为相关主管部门、实务界所尊重。

    财经法学特色还体现在人才培养方面。在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上,我们充分考虑了经济、管理和法学的结合,开展了相关课程,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我们充分研究了财经领域法治人才的职业需求,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全国法律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一共评选了100篇法硕优秀教学案例,中财法学院占了8篇,这个数据是我们实践教学厚积薄发的结果。

    财经法学特色还体现在学生就业上。我们的培养目标,上周一新生见面会我给大家做过一个全面的解读,我们的就业总体数据上很喜人,具体来看,70%以上的毕业生可能去了金融机构或者大型企业,主要从事法务工作,也有不少同学承担了业务工作或者管理工作。所以我们不但要培养法律方面的精英,还要培养行业方面的精英。

    各位同学,今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政法大学时对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做了重要指示。当时我们作为出席座谈会的8家法学院之一,很荣幸地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会后立即组织进行了学习。我们深切认识到,我们的法学研究中还存在知识容量不足、交叉学科研究不够、无法有效回应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法治问题等不足,我们的法学教育中也应当进一步加强实践性。过去几个月,在全院师生的努力下,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交叉学科的研究和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视力度。在校企合作方面,我们与中科招商圆满完成了五年的友好合作,刚才秘书长又明确宣布启动下一步的合作;还有与凯诚基金等在金融法方面的合作研究,与律宝科技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与合作。此外,在过去与包括天津高院在内20多家法院、金融机构合作的基础上,在过去几个月中我们又先后与北京四中院、海淀法院签订了共建协议,马上还要与北京二分检、通州法院、大兴法院等签署一系列战略合作协议。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同学们,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是一座年轻的法学院,这个年轻一方面体现在我们的学院有22年的历史,另外一方面我们的教师队伍整体也是比较年轻的。年轻当然有一定的不足,比如历史积淀、学术传承上,但是年轻意味着希望、未来,年轻意味着充满朝气和没有历史负担,年轻意味着我们更加积极探索和勇于承担!2017级的各位同学,欢迎你们加入中财法学院的大家庭,欢迎大家和学院一起共同成长,希望大家能够牢记法学院的使命,充分利用法学院的特色和优势,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了解相应的经济管理知识,培养法学思维,塑造法治理念,全面拓展自身的素质。

    在此,我也要对2017级的新生提几点希望和要求:

    第一,胸怀梦想,不忘初心。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在踏入中央财经大学校门之前,实际上已经经历过一番拼搏和竞争,所以你们已经深深体会到古人所说的“取法乎上,仅得其中”的道理。因此当我们在明确自己理想的时候,在制定一个一个小目标的时候,希望大家注意,你的理想决定了你的格局和事业,决定了你未来发展的高度。从法理上讲,我们每个人的人格是自由的,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权利按照你的意愿去生活学习,但是各位作为国内精英法学院的一员,必然对社会承担着更重的责任,你需要明确并且自觉承担起自己所承载的时代使命和历史重托。按照我们的老院长郭锋教授的说法,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把个人的青春梦想和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法治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现中国梦、法治梦的征程中,激荡青春的音符;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法治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充分实现个人价值。

    第二,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在我们的人生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坎坷,甚至是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树立坚定的信念就至关重要。只有有了这种坚定信念,你才可能持之以恒地坚定的自己梦想和前进。我经常喜欢和大家分享前年在中央党校学习的一段经历。学习的最后一阶段是在井冈山干部学院学习,我们走了当年红军的挑粮小道。因为海拔落差太大,短短4公里我走了两个小时,简直是痛不欲生。我还是空着手。当年我们的红军战士背着粮食,背着枪和子弹,用脚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在你觉得学习痛不欲生的时候,在你感到失去坚持下去的勇气的时候,可以好好回顾这一段历史。我们需要有梦想,但不能光仰望星空,还要脚踏实地地把事情做好。古语有云:“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我们要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一件事、读好每一本书。上周一专门跟大家讲过,对于学生来说,在大学阶段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读书,博览群书。在这么一个信息化的时代,大家要尽量提高阅读速度、尽量增加阅读量。

    第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尽信书,不如无书。有的时候看书看多了,最后你自己也就不清楚了。所以你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关键的是要形成你自己的认识,有你独立的思考,不能人云亦云。人之所以为人,根本上就在于他的这种独立的思考、自由的意志。所以这一点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能去读死书、死读书。另外一个就是创新的问题,上周也和大家交流过,我们这么一个大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的巨变,面临着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面临着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面临着从传统社会向法治社会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各种各样法治领域的重大命题、重大问题层出不穷,我们应当有信心、有能力在博览群书、充分吸收传统中国和国外法治文明的基础上,敢于创新,拿出我们自己的中国对策、中国方案。

    第四,善于欣赏,诚以待人。刚才郭总也讲了诚信待人的问题,诚信的问题上周也专门给大家做了介绍,不多说了。今天我重点强调要学会欣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也都有自己的不足。所以无论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还是日常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善于看到别人的优点,善于分析自己的不足。只有学会欣赏别人,学会为别人的成绩鼓掌叫好,自己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各位同学,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全面深化改革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启动,新一轮教育改革大潮即将到来,学院的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希望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把我们的事业推向更为美好的明天!

    谢谢各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