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中文 | 旧版
  • 意见建议信箱
    如果您对学院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请写邮件至: cufelawyjjy@163.com
    当前位置: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 新闻动态 / 正文

    知识产权法工作坊第5期举行 知识产权律师实务分享

    发布时间:2021/05/25

    2021年5月21日下午17时,知识产权法工作坊第5期“知识产权律师实务分享”在主教学楼308教室举行,本次工作坊由张金平副教授主持,由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胡洪博士主讲,法学院2020级法律(法学)硕士研究生和部分2019级研究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胡洪博士的讲授内容分为律师执业选择和诉讼律师的基本执业技能两大部分,同时结合其个人在国内外的升学经历和工作履历,分享了一名知识产权实务律师的真实体悟。

    就律师的执业选择问题,胡洪博士提供了三个思考维度,包括业务领域、业务类型和律师事务所的类型。胡洪博士强调了在校读书期间积累基本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并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多多涉猎其他专业学科知识,以拓宽个人视野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胡洪博士指出,律师执业选择大体上存在于两个阶段,在执业初期,也是基本业务技能的养成期,需要在一个相对具体的专业方向上接受大量实务案件的磨炼,以训练自身独立思考判断和处理应对案件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尝试不同业务领域甚至不同的工作环境,积累足够丰厚的实务工作经验;而在五至八年后进入执业成熟期,则须自主但明确地选择一个更为细化的专业分支,在一条道路上沉潜、专攻,做到精致。

    就诉讼律师的基本执业技能,胡洪博士以其代理的多个实务案件为引,选取了三个重要话题与同学们展开交流。

    首先是类案检索。胡洪博士阐述了各级法院发布的典型案例对律师实务工作的重要参考价值,并依托于法律专业数据库,介绍了在类案检索过程中对关键词和参照系的选择、对相似案例的甄别与筛选,同时举例演示了如何研究法院制作裁判文书时所遵守的规范和习惯、如何把握不同裁判文书独有的表述和表达方式,以及如何让类案检索的结果服务于“说服特定的目标法院”之工作目的。

    其次是证据收集与整理。胡洪博士指出,案件中争议焦点所涉及的、待证的要件事实都要有足够的证据支撑,律师需要养成就一个待证事实列表梳理相关证据名称和证据内容的习惯,精准构建证据链,并在构建过程中对证据查漏补缺,在庭审中灵活运用举证规则,同时善于利用对方提交的证据,在多轮对抗中赢得优势。

    最后是当事人预期管理。胡洪博士认为,当接手某个案件并经过前面两项工作后应当对案件走向有一个初步预判,据此向当事人诚恳而充分提示案件风险,并据此提出对当事人法律上最优的诉讼方案,从而获得当事人的充分信任。

    讲座渐近尾声,张金平副教授就本次律师实务专题研讨作出点评和总结,梳理了实务律师分别在面对胜诉、败诉结果时所应采取的行动,强调了律师的法律思维、证据意识以及扎实的业务能力之重要性,并对胡洪博士的受邀与分享表示感谢。

    至此,本期知识产权法工作坊顺利结束。



    文/ 刘斯宇(2020级法律硕士研究生)

    分享到: